编者按: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吃的要求也由最初的“吃饱”演变为“吃好”,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怎么吃才能在满足味蕾的情况下,又能吃出健康呢?人民健康网为“吃货们”量身定制了一档《吃货指南》栏目,让您成为一位健康“吃货”。
“吃撑了!来杯酸奶,有助消化。”针对这一观点,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表示,酸奶仅是对人体肠道比较友好,能减少胃肠道感染的几率,但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酸奶能促进消化。“吃撑后食用酸奶相当于‘加餐’,不仅不会达到有助消化的效果,反而会增加更多热量。”
不少人认为常温酸奶不用冷藏,所以营养价值不如低温酸奶。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表示:“‘常温酸奶’和‘低温酸奶’都是由牛奶发酵而来,其所含的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相差无几。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是否含有‘活的乳酸菌’。”
有消费者认为:“酸奶经过发酵,所以钙含量肯定不如牛奶。”事实上,酸奶的补钙效果并不逊色于牛奶。“酸奶是牛奶加菌种等要素发酵而成,发酵不仅没有损失钙含量,反而有所增加。”马冠生表示,对比酸奶和牛奶的营养成分含量表,100克酸奶可提供的钙含量为118毫克,而相同分量牛奶的钙含量为104毫克,酸奶的钙含量略高于牛奶。此外,经过发酵的酸奶中乳糖、蛋白质、脂肪都有部分分解,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发酵所产生的乳酸能促进钙吸收,所以,酸奶补钙的效果比牛奶还要更好一些。
有的酸奶很酸,有的酸甜适中,有的却偏甜。口感越酸的酸奶是否营养价值越高?范志红表示:“酸奶的酸度与营养价值并无直接关系。”她解释,影响酸奶酸度的根本原因有菌种产酸能力、发酵时间长短、储存方式、加糖多少4个方面。
“大家要少喝酸奶,因为酸奶中添加了增稠剂,会使血液变稠。”这是近期朋友圈的一则传言。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执行会长王旭峰表示,酸奶中的增稠剂有很多种,包括果胶、琼脂、食用明胶等,这几种成分都属于大分子物质,绝大多数进入人体后不会被消化吸收,功效类似于膳食纤维。说喝酸奶会导致“血液黏稠”并不科学。
范志红表示,酸奶本身就是低血糖指数食物,不仅不会对血糖波动产生特别大的影响,甚至因其含有乳酸、钙等营养成分,还有助于平衡血糖。据介绍,目前市面上每100克酸奶的含糖量约为0克~12克。怎么看含糖量呢?范志红介绍,含糖量并不在产品包装上直接显示,而是要参照碳水化合物含量来看,碳水化合物含量越低,含糖量就越少。范志红建议:“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挑选糖含量较少的酸奶,特别是糖尿病患者。”【详细】
酸奶因其酸甜的口感备受消费者青睐。但市面上的酸奶可谓五花八门,低温、常温、原味、果味……甚至有些厂家广告中宣传酸奶“添加了上百亿益生菌”“能够调理肠胃”。近日,某知名酸奶品牌就因乳酸菌含量与广告不符的问题遭到消费者投诉。酸奶中的乳酸菌是否只是商家用来做广告的噱头?
近日,广东省珠海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对不同酸奶的乳酸菌总数、蛋白质和钙含量等指标进行仔细的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低温酸奶经模拟消化测试,含有的乳酸菌数所剩无几,常温酸奶的含糖量整体偏高,甚至有些酸奶几乎未检出乳酸菌。
酸奶是往牛乳里添加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由这些菌将酸奶中的乳糖和蛋白质发酵成乳酸。酸奶在制作的过程中会把1/3的乳糖分解掉,从而减轻乳糖不耐受情况的发生,同时产生乳糖酶,有利于消化、吸收,酸奶的奶质普遍比普通牛奶要高,是对人体健康很有好处的食品。
但有些酸奶产品在广告中宣传自己的益生菌添加量达到上百亿,并且鼓吹这些活菌的功效,其实并没有依据。检测报告数据显示,大部分低温酸奶模拟消化后,含有的乳酸菌数所剩无几。
国家高级营养师蒋彤表示,其实此类宣传并不科学。除了胃酸的分解外,事实上,每毫升大肠菌群中就有上千亿个细菌,而肠道里的细菌总重约1.5公斤。就算全部抵达肠道,区区几亿个益生菌与其相比实在是微乎其微。
对于摄入多少益生菌可起到调节肠道的作用,营养学界仍未有定论。国家一级营养师刘璐表示,肠道可谓“细菌海洋”。如果进入人体肠道的有益菌数量很少的话,基本上起不到啥作业。【详细】
对于吃货而言,鱼肉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经常吃鱼不但能降低血脂和胆固醇,还能降低心脏病风险。
最近,一份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结果,再度为“吃鱼的好处”找到了“实锤”——每周至少吃鱼一次的儿童,比很少吃鱼甚至不吃鱼的儿童睡眠更好,且智商分数高出四分之一。研究之后发现,鱼类中富含的ω-3脂肪酸(omega-3s)与智力的改善有关,也与更好的睡眠有关。
研究数据发现,那些每周吃鱼不少于两次的孩子在智商测试中的得分,比那些“很少”吃鱼或者“从不”吃鱼的孩子高出4.8分;此外鱼类摄入的增加还与睡眠障碍减少有关,等同于直接提升了睡眠质量。接下来,研究者希望能进一步补充目前的观察性研究,确定吃鱼是不是能够导致更好的睡眠、更好的学习成绩,以及真实的生活中其他的实际成果。【详细】
痛风病人。一般来说,常把食物按照嘌呤含量分成四等:超高嘌呤食物、中高嘌呤食物、中低嘌呤食物和低嘌呤食物。每100克鲫鱼嘌呤含量为137.1毫克,属于第二等食物。在痛风急性发作期,病人每天的嘌呤摄入量应限制在150毫克以内,此时应禁止吃鲫鱼;在痛风缓解期,病人可限量吃鲫鱼。
对鱼类过敏的人。有些人属于过敏体质,吃鱼就会引起过敏,这部分人最好别吃鲫鱼。
部分肝肾疾病患者。患有泌尿系统结石的患者要对尿酸来控制,因为尿酸酸化过多和尿酸排泄过多与结石有关联。因此,这类患者要限制嘌呤摄入,不能过多吃鲫鱼。由于鲫鱼富含钾,急性肾衰竭的病人也不能食用,否则会加重肾脏负担。在肝脏疾病的急性期,病人应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控制在每天20克之内,鲫鱼富含蛋白质,因此,这类病人也不宜吃鲫鱼。
出血性疾病患者。鲫鱼中富含二十碳五烯酸,这种成分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抗血栓等作用。出血性疾病包括过敏性紫癜、维生素C缺乏症、血友病等,根本原因为止血机制异常,表现为不一样的部位出血,患有这些疾病的人群也不宜吃鲫鱼。【详细】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多见于唇部内侧黏膜、牙龈、舌面、舌腹、颊黏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于仁文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现代人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再加上饮食不规律,很容易得口腔溃疡,以下几种吃法会增加得口腔溃疡的风险。
肉类等高蛋白食物吃太多。消化肉类食物需要消耗体内大量的辅酶,同时肉类食物的热量和脂肪比较高,所以,吃肉多的人容易得口腔溃疡。建议成人每天畜禽肉类的摄入量为40~75克,水产品的摄入量也为40~75克。
辛辣、热烫食物吃得过多。辛辣、热烫的食物对口腔黏膜刺激十分强烈,容易对其造成损伤。一般的情况下,人体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多在37℃左右,而吃滚烫的火锅、汤锅时,食物的温度大多会在60℃~70℃之间,这个温度不仅会促使口腔黏膜蛋白质变性、造成起泡、溃烂等口腔病症,还可能烫坏食道黏膜。另外,经常得口腔溃疡的人最好对咖喱、辣椒和芥末等刺激性食物的食用量来控制,否则会导致溃疡加重。【详细】
春节期间,自然少不了各种大鱼大肉,脾胃也受到轮番“攻击”。《黄帝内经》指出:“饮食自倍,脾胃乃伤。”指的是暴饮暴食,胃肠就会受到损伤;食物滞留在胃肠间,不能及时消化吸收,会出现胃部胀满、疼痛拒按、呕吐、厌食等症状。中医药对此有办法。
山楂决明荷叶茶适用于饮食不节引起的消化不良。取山楂、决明子各15克,荷叶半张;山楂切片、荷叶切丝,与决明子加水共煎,取汁代茶饮。方中,山楂能治疗各种饮食积滞,帮助消化油腻肉食;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善治肝火旺引起的头痛眩晕,大便秘结;荷叶在《本草通玄》中记载有“开胃消食”的功效。三药合用,可健胃消食、润肠通便。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山楂决明荷叶茶有促进消化、扩张血管、降“三高”和减肥的功效。【详细】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联系我们ENGLISH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0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