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80、 90后整个童年的品牌创造多个营销神话如今不知所踪

发布时间:2024-07-06 22:30:55 来源:乐鱼APP

  小时候的那个好喝的乐百氏乳酸奶你还记得吗?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品牌实际上并不陌生,20年前,他曾是国民饮料的代名词,其旗下的乐百氏乳酸奶、果奶、AD钙奶、健康快车奶、纯净水等产品更是贯穿了80、 90后的整个童年!

  说起“乐百氏”,就必须提他的创始人——何伯权,这个白手起家的“小伙子”带领着“乐百氏”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何伯权,1960年出生于广东中山小榄镇。1988年,在香港出差时,何伯权发现香港街头有一种“乳酸奶”饮料非常受小朋友欢迎,卖的非常火。当时的何伯权嗅到了香港街头乳酸奶中的商机,萌发创业的想法。

  正在经历着“保健品热潮”,诸如红桃K、太阳神、三株等都是当时非常火的保健品企业。

  从香港回来后,何伯权找到了小榄镇的镇长,提出想做乳酸奶与保健品相结合的产品。这个想法得到了镇长的支持。随后,何伯权很快就拿到了信用社的95万元贷款。1989年,何伯权拿着95万元租了乐百氏商标,并在一个不到十平米的小屋里,成了中山市乐百氏保健制品有限公司。为了研发出一款保健型乳酸奶,何伯权到处东奔西跑,最终与中山医科大、广州微生物研究所等多家大学和研究所联合研发出了“乐百氏”乳酸奶,并于当年6月1日儿童节当天上市,这款打着“保健品”概念的乐百氏乳酸奶,迅速受到儿童和家长的欢迎。随后几年,何伯权进行了快速的扩张,不仅将乐百氏乳酸奶打进了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分公司,还进行了一系列产品品类的扩张,相继推出了AD钙奶、果奶、纯净水等。到1992年,创立仅三年的乐百氏产值就达到了8000万元,快速地发展成为全国乳酸奶第一品牌。

  1993年12月的一天晚上,临睡前,何伯权看到了一篇题目为《神奇的马家军》的文章。文章讲到马俊仁和他带领的辽宁省女子田径队在8月份斯图加特田径世锦赛上包揽了1000m、1500m和3000m金、银、铜牌。在9月份的全国七运会上,“马家军”又连破世界记录,揽获22块金牌。1993年全年马俊仁及其团队66次刷新纪录,成了中国田径运动史上辉煌的一年,马俊仁无疑成为了当时中国体育界最大的赢家。

  文章还说到,马家军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一方面是由于马俊仁经常带领他的团队反复观察研究像马、驴、猎豹、鹿等动物的奔跑姿态,从而掌握了仿生长跑的秘密。另一方面是因为,马俊仁有一份祖传秘方,能够迅速提高人体血色素,让人迅速恢复体力。每天清晨,马俊仁都会按照秘方给队员熬上一大锅,队员起来后一人一缸子喝下,转身到操场能不知疲倦的跑了一圈又一圈。

  取名“生命核能”,并对外放出风去。这个具有科学色彩的新产品,快速的吸引了媒体和公众的眼球,全国各地代理商就开始竞相抢购“生命核能”在各省的独家代理权。几轮代理权拍卖,何伯权轻松将1700万元代理费收入囊中。

  就这样,在“生命核能”还未投产的情况下,刨去购买配方的1000万元,何伯权就已经净赚了700万元。

  1997年,何伯权千万买秘方,拍卖产品经销权等一系列经典营销案例,让作为非公有制企业的乐百氏入选了哈佛大学教学案例。消息一传出来,乐百氏身价随即就跟着涨了上来。仅仅用了10年的时间,也就是1999年,乐百氏出售的收益就做到了20亿元。

  1987年成立的娃哈哈,于1992年进入了乳酸奶市场。当时乐百氏已经是乳酸奶第一品牌,市场占有率第一,风头正劲,何伯权并没有把娃哈哈放在眼里。然而与乐百氏“自上而下”的市场打法不同,娃哈哈产品定价比乐百氏低,并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由于当时的市场空间巨大,娃哈哈的这一举动并未对乐百氏造成非常大的威胁。1995年,娃哈哈推出了瓶装纯净水,这成为娃哈哈反超“乐百氏”的开始。90年初,中国瓶装纯净水的市场仍是空白,而当时老百姓的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因此,娃哈哈纯净水一上市便受到了认可,何伯权还没反应过来,娃哈哈就已经占领了整个市场。

  在市场的驱动下,何伯权决定与宗庆后开战,1997年7月乐百氏推出了自己的瓶装纯净水,当年销售额就达到2亿元。那个时候,

  娃哈哈瓶装水打了“太空水的概念”,而乐百氏则主打“27层净化”概念,娃哈哈找来了王力宏做代言,走青春、阳光的风格,而乐百氏则请来了天王巨星黎明,走了纯净的路线,他们两家在渠道端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终端上通常一边摆着乐百氏,另一边摆着娃哈哈。

  两家公司在体量上差距越拉越大,1998年以后,乐百氏的业绩一直在十几亿徘徊。

  90年代开始,国内到处招商引资,众多国际巨头涌入中国,他们大多将目光瞄准了那些在国内本土市场上已经家喻户晓的品牌。1996年,娃哈哈与国际巨头达能达成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学习借鉴国外的现金管理经验,来巩固其在国内市场领头羊。当时,达能出资4000多万美元,与娃哈哈成立了5家合资公司,达能占合资公司51%股权,娃哈哈则占49%股权。双方合作下,娃哈哈获得比较充裕的资金,开市场开拓的过程中玩的得心应手。到了2000年,乐百氏年销售额为20亿元,而娃哈哈已经高达60亿元。

  随着乐百氏业绩多年徘徊不前,何伯权开始研究竞争对象,他认为娃哈哈之所以能保持快速地发展,是因为,娃哈哈与达能成立了合资公司,获得了足够的资金,从而能够进行大规模的投放广告,快速打开农村市场。经过反复思考和权衡,为了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何伯权开始与雀巢、达能接触。为了抢在雀巢之前与乐百氏达成合作,达能承诺收购完成后将乐百氏的管理权交给宗庆后,以此鼓励宗庆后去说服何伯权。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权衡,何伯权最终选择了达能。而后来达能并没有兑现对宗庆后的承诺。

  与娃娃哈同达能采取成立合资子公司,并不涉及到娃哈哈集团的股份不同,乐百氏与达能双方成立一家新公司——乐百氏(广东)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并新公司吸收乐百氏原来的资产,而达能出资23.8亿美元(约197亿元),占新公司92%的股份,成为乐百氏的实际控制人,小榄镇政府占5%,而何伯权及其合伙人仅占3%。

  与达能合作后的乐百氏,并未像何伯权预期的那样坐上跨国公司的快车,获得快速的提升,反而是逐渐走向了没落。

  收购完成后,达能并不派人参与管理,乐百氏的原管理团队仍各就各位。在此后的一年多里,何伯权带领乐百氏进行了大量广告投放,加强促销力度,但并没有阻止颓势。合作的第二年,也就是2001年,乐百氏销售额只有10亿元,不但没有增长,反而还下降了近一半的营收。 关于乐百氏的经营问题,何伯权及其合伙人多次与达能意见相左。于是,2001年11月30日,何伯权乐百氏的特别会议上宣布了辞职决定,从此告别了自己创立并经营12年的企业。

  何伯权离开后,达能一直未能找到比较合适的继任者。2001年到2006年的5年间,乐百氏换了4任总裁。高层频繁变动,乐百氏业绩惨不忍睹,2005年亏损1.57亿元,2006年亏损1.5亿元…… 由于业绩不理想,原本拥有乐百氏乳酸奶、AD钙奶、健康快车、纯净水等多个系列新产品的企业,后来被达能不断剥离乐百氏旗下的业务板块。到了2013年,“乐百氏(广东)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更名为“乐百氏(广东)饮用水有限公司”,自此,乐百氏仅剩下饮用水这一业务,即便是这样,乐百氏在国内饮用水市场的份额也还是在不断的下滑。

  现在看来,达能最初收购乐百氏的意图并不是将其做大做强,一方面想通过收购,减小竞争;另一方面是想希望借助乐百氏的已有的渠道,搭建一个属于达能自己的销售平台。然而搭建这一平台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销售乐百氏的产品,而是将达能的其它产品嫁接上去。达能后来创立的品牌脉动就是借助于乐百氏的渠道,踩在乐百氏的肩膀上上去的,如今脉动慢慢的变成了大众熟知的品牌,而乐百氏却已经不为现在的年轻人所知了。

  时过境迁,类似乐百氏这样被外资收购的民族品牌,成功的真的是寥寥无几,多少经典的民族品牌就这样消失外资收购历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