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几岁才能喝饮料?啥能喝?啥不貌似健康但其实……

发布时间:2024-09-17 01:01:25 来源:乐鱼APP

  有两部分内容。首先是对上周五的纯表格评级做详细的解释,之后自然而然就能回答所有大家关心的,娃喝饮料的有关问题了。

  次条在上周五推送的表格上又增添了糖和脂肪的信息,更详细了(所以上周五的表格以后不用看了,过几天编辑部会删掉)。

  三条是所有105款饮料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这一些信息,对家长来说,其实很重要。而现在很多电子商务平台的详情页上,都会故意隐藏这一些信息。考虑到这点,所以我们最近不断扒拉,把这一些信息全部弄到了一起。我们的想法是,建一个常见饮料配料表的存档,以后大家想看某款饮料配料的话,随时就可以看了——不单单是为娃,也还是为了自己。娃的健康重要,自己的健康也很重要。

  最终评级表格,上周五发了一次,但不用再看了。因为今天的2条是更丰富的内容,在上周五的基础上增加了糖和脂肪的信息。想看的话,返回公号主界面即可阅读。

  新加坡的饮料分级体系,其实之前专门发文讲过,但从周五的留言来看,很多读者应该是没看过。这里再放一下历史链接:《》。

  简而言之就是,按照糖和脂肪的单位含量(单位含量是XXg/100ml,大部分饮料都是按照单位含量标注的,个别不是) ,新加坡给饮料分了四个等级:

  每个级别都有相对应的数据,A级别还要求不得含有能代替糖制造甜味的任意成分(即使这种成分被有关组织认为是安全的),比如无糖可乐,虽然0糖0脂肪,可因为有代糖,所以就只能评为B级。

  新加坡政府很贴心,还专门做了一个营养计算器,以方便品牌商计算自己产品的级别:

  编辑部评级的105款饮料,也是用这个计算器算的,为防止出现错误,我们总共算了2遍,核对了2遍。工作量巨大的不得了。

  考虑到全脂纯牛奶的脂肪含量都比较高,以及100%果汁里的糖含量也很高。所以,新加坡政府在推行这个政策的官方网络页面上,有专对于【全脂牛奶与果汁】做补充说明:

  对饮料标签来说,绝大多数情况下,营养成分中的【碳水化合物】就是【糖】。但对极个别极个别饮料品类来说,营养成分中的【碳水化合物】=【糖】+【其他成分】。比如评级为B的伊利QQ星揉揉小肚子,【糖】就和【碳水化合物】就是分开标注的:

  但有些饮料就没分开标注,比如纯甄酸奶,营养成分表只标注了【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12.5g/100g:

  因为是酸奶,所以这12.5g【碳水化合物】可能(请注意这个词)是【糖】+【其他成分】的总和。但不好意思,因为你没有专门单独标注【糖】的数据,所以新加坡政府就按照12.5g来算的,四舍五入,那糖的单位含量标注就是13%:

  当然,新加坡政府这么做的目的不是为了一刀切而一刀切,而是为了刺激企业和品牌单独标注糖。

  乳糖不会被胃直接消化吸收,而是直达肠道之后,被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之后才被吸收,可即使这样,乳糖依然还是有热量的,也会对血糖有影响。但不知道啥原因(原因是乳糖对婴幼儿大脑发育有一定帮助的原因吧),新加坡政府的评级体系里,算糖的时候要把乳糖去掉,像营养计算器里,就专门有这么一个步骤:

  前段时间,新加坡饮料分级体系比较火,许多自媒体把全脂牛奶评为D的原因归结于乳糖,这是大错特错的。事实如我刚才说所,乳糖不计入评级,全脂牛奶被评为D还是因为脂肪。

  任何评级都有临界值的问题。新加坡这个体系里,B和C的单位糖含量临界值是5g/100ml:

  比如,if的纯椰水,糖的单位含量是4.4g/100ml,那在评级上就是B:

  山姆的纯椰水,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5.2g/100ml,那对不起,评级就是C:

  差距其实不大(甚至有很大的可能是一样的,只是山姆没有把糖单独标出来),可这种事没有很好的方法,但凡涉及到数字的分级,总是有临界点问题的。

  最后总结一下这部分内容——新加坡分级体系肯定是有局限性的(一定会有局限,不可能有完美的分级),主要是两点:

  好的一点是,新加坡政府对自己的局限做了一定补充声明(比如针对全脂牛奶和100%果汁),这比(⬅可点击)要好太多了。还是当初历史文章的那句话:新加坡的饮料分级,非常了不起。

  那毛爸编辑部这次给105款饮料做的评级呢,就是严格按照新加坡的评级体系来的。

  只是有一定局限,不代表评级不好,事实上,这个评级对饮料选购非常有参考性。所以毛爸评级的目的和新加坡政府一样,也还是为了提示警醒我们哪些饮料的糖分和脂肪高——虽说中年发福体重超标的因素有很多,但在喝饮料这个层面,能给大家提个醒,尽量给大家提个醒,尤其现在还是夏天。

  另外,也是想借这个机会,给大家科普一下饮料的一些知识点,再把大家关心的【给娃喝饮料的有关问题】,一次性全部说清楚。

  有些家长不仅把孩子常喝的提了需求,自己喝的也提了需求,比如天润奶啤,虽然说不含酒精,但应该就是读者自己喝的吧:

  所以,如果有读者问,为啥没有某品牌的某产品,我的回复只能是:因为当时您没有提需求。

  授人以渔的意思是,只要找到规律,你以后就知道某类饮料会是什么级别了。 我先回答大家问得最多的8个问题。

  原因上文其实已经说过了,0脂的评为A,是因为脂肪为0嘛;另外两款的脂肪含量分别为3.4克和4.5克,所以评级为D(2.8克脂肪是C和D的分界点):

  但我估计大家平时应该没怎么看过牛奶的配料表,不会想到,同一个品牌的牛奶,只是因为蛋白质含量不同,脂肪的差距竟然可以有这么大——单从这个方面来说,牛奶品牌不能光提高蛋白含量。在提高蛋白含量的同时,脂肪不升高才是好事(关于这点,后面会写专门的文章)。

  关于纯牛奶,无论是鲜牛奶还是灭菌乳,无论什么品牌,大家记住:只要是脱脂的,那么一定是A。只要全脂,基本都是D。

  但牛奶的D不代表不好,孩子1-2岁期间喝牛奶首选全脂的D级牛奶。2岁以后,若孩子比较瘦,那依然还是得喝全脂的D级牛奶(上文说了,新加坡政府也是这么说的)。

  2岁以后,若孩子的体重偏重,你能够准确的通过详细情况,考虑让孩子喝脱脂的——我写完这篇文章就给孩子换0脂奶喝,我们家实在太能吃了,9月才上中班,但比有些一年级的孩子都要重了。

  所谓的儿童饮料,比如啵啵乐这种,单位糖含量高的离谱。所以莫轻信所谓的儿童饮料,这只是个营销概念,而且有些产品为了让孩子上瘾,会故意加很多糖进去。

  而雪碧、美年达、可口可乐、北冰洋的单位糖含量都是高于5克的,分别为8.6克、9.6克、10.6、11.1克:

  我估计,其他的碳酸饮料,慢慢也会有单位糖含量低于5克的产品出现的,毕竟大家对0糖版都不太买账。

  对成人来说,碳酸饮料现在都有低糖或无糖版了,能接受口味的话,尽量就喝低糖或无糖版的。

  唉,毛爸的读者中,这样的一个问题竟然只有398位知道答案(当然,真实数据肯定更多,只是很多人没点赞而已~):

  其实,纯果汁真的不如大部分消费者想象的那么健康,甚至激进点的话(请注意这个限定语),你还可以说,纯果汁本身就是很不健康的饮料。原因是,果汁中的糖分特别高,而且都是游离糖(可以简单粗暴理解为易肥胖易升高血糖的糖)——水果中的果糖因为没有被破开,所以在吃水果的时候,人体对果糖的吸收没那么快;但果汁就不一样了,果糖没有了纤维的牵制,就成游离糖了,会很快被吸收。

  所以,敲黑板,大家必须要记住,纯果汁本身就是很不健康的饮料,原因是含糖量非常高,要节制饮用。

  纯果汁,远远没有你想象中的健康。还可以说,纯果汁是不太健康的饮料,无论是复原汁还是NFC汁,都不太健康。

  一种情况是,椰子品种不同。一种情况是,有的品牌只标注了碳水化合物没单独标注糖。如前文所说,后者的话,不冤。

  娃如果哭着闹着要喝饮料,并且你实在是没有好方法,那评级为B的纯椰水确实可以考虑。

  酸奶指的就是牛奶发酵出来的最原始的东西,没有添加任何其他成分,是真正可以被称为【发酵乳】或【原味酸奶】的东西。

  而因为没有添加任何其他成分,那就相当酸,只有极少数极少数人会喜欢喝。你要喜欢喝的话,我敬你是真汉子。

  酸奶饮料指的是,在酸奶里添加糖或其他果味剂、菌种……等成分,以让口感更好的酸奶型饮料。一般来说,酸奶饮料的包装上应当标注【酸奶饮料】或【酸奶型饮品】,而不应当标注【发酵乳】或【原味酸奶】。

  比如华农大学的华农酸奶,其实加了很多白砂糖,可却叫自己是【原味酸牛奶】和【发酵乳】:

  比如我们这次评级的简爱【原味裸酸奶】,乍一听会让人以为是啥都没有添加的发酵乳,但其实人家添加了很多糖,不是酸奶,而是酸奶饮料——这不光是简爱的问题,更是所有酸奶饮料的共性问题——你以为的原味是纯发酵乳,但其实人家真正的意思是,只加了糖而没有加其他果味剂的酸奶饮料。

  另外,和纯牛奶一样,真正的酸奶,实际上也是天然含有乳糖的。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惊奇地发现,市面上出现了【既没添加糖又不含乳糖】的酸奶:

  本次评级,没有读者对真酸奶提需求,只对酸奶饮料产品提了需求,所有的酸奶饮料评级都是D:

  酸奶和酸奶饮料是两个概念。前者指的是牛奶发酵后没有添加任何成分的最原始的产品,口味很难让人接受,但是健康。后者指的是在酸奶基础上添加了糖或其他成分的产品,口味很好,但不健康。两种产品市面上目前都有售。

  酸奶在包装上可以标注发酵乳。酸奶饮料不应当标注发酵乳,而应该标注酸奶饮料或酸奶型饮品。但商家们基本都会想办法,通过不合理的标注,以让我们消费者觉得自身家的酸奶饮料不是饮料而是更健康的酸奶。

  酸奶饮料经常用【原味】玩文字游戏,会让我们消费者误以为是原味酸奶,但其实是只加了糖而没有加其他果味剂的酸奶饮料。

  有关部门建议,我们的祖国的居民每日糖摄入别超过50g为好,控制在25g更好。可如果你每天早中晚都给娃喝一瓶100ml(基本都是100ml/瓶)的乳酸菌饮料的线g了,你说可怕不可怕?

  另外,港版养乐多(益力多)其实和大陆版的一模一样,没有区别。所以绝对不能被小某书上的笔记给骗了:

  你认为对孩子健康有帮助的乳酸菌饮料,其实含糖量高得离谱。当然,现在也有通过代糖做到低糖的乳酸菌饮料可以选择。

  主流的饮料,现在基本都在做0糖版和低糖版了。 主要实现0糖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是骗。自己说自己是0糖,其实是不直接加白砂糖了,而是通过加果汁实现的曲线加糖。关于这点,可以看下毛爸这两篇文章:《》《》。

  通过代糖实现0糖的饮料到底能不能喝,有很大的争议。支持者能找出一卡车的理由,反对者也能找出一卡车的理由,针锋相对撕起来的话,血雨腥风就来了。

  毛爸的个人自己的观点很简单:看国家标准,只要符合添加标准,那就没问题,那就可以喝,但也需要节制。

  有一种0糖,其实是假0糖,是一种文字游戏。只是没有直接加白砂糖,但通过加果汁又实现了曲线加糖。这种饮料一定要提防。

  通过代糖实现的0糖是线糖,能不能喝有争议,毛爸的个人自己的观点是,只要符合添加标准就可以喝,但也需要节制。

  关于纯牛奶,无论是鲜牛奶还是灭菌乳,无论什么品牌,大家记住:只要是脱脂的,那么一定是A。只要全脂,基本都是D。

  但牛奶的D不代表不好,孩子1-2岁期间需要喝全脂的D级牛奶。2岁以后,若孩子比较瘦,那依然还是得喝全脂的D级牛奶(上文说了,新加坡政府也是这么说的)。

  2岁以后,若孩子的体重偏重,你能够准确的通过详细情况,考虑让孩子喝脱脂或低脂的牛奶。

  所谓的儿童饮料,比如啵啵乐这种,单位糖含量高的离谱。所以莫轻信所谓的儿童饮料,这只是个营销概念。而且有些产品为了让孩子上瘾,会故意加很多糖进去。

  对成人来说,碳酸饮料现在都有低糖或无糖版了,能接受口味的话,尽量就喝低糖或无糖版的。

  纯果汁,远远没有你想象中的健康。还可以说,纯果汁是不太健康的饮料,无论是复原汁还是NFC汁,都不太健康。

  娃如果哭着闹着要喝饮料,并且你实在没有好方法,那评级为B的纯椰水确实可以考虑。

  酸奶和酸奶饮料是两个概念。前者指的是牛奶发酵后没有添加任何成分的最原始的产品,口味很难让人接受,但是健康。后者指的是在酸奶基础上添加了糖或其他成分的产品,口味很好,但不健康。两种产品市面上目前都有售。

  酸奶在包装上可以标注发酵乳。酸奶饮料不应当标注发酵乳,而应该标注酸奶饮料或酸奶型饮品。但商家们基本都会想办法,通过不合理的标注,以让我们消费者觉得自身家的酸奶饮料不是饮料而是更健康的酸奶。

  酸奶饮料经常用【原味】玩文字游戏,会让我们消费者误以为是原味酸奶,但其实是只加了糖而没有加其他果味剂的酸奶饮料。

  你认为对孩子健康有帮助的乳酸菌饮料,其实含糖量高得离谱。当然,现在也有通过代糖做到低糖的乳酸菌饮料可以选择。

  有一种0糖,其实是假0糖,是一种文字游戏。只是没有直接加白砂糖,但通过加果汁又实现了曲线加糖。这种饮料一定要提防。

  通过代糖实现的0糖是线糖,能不能喝有争议,毛爸的个人自己的观点是,只要符合添加标准就可以喝,但也需要节制。

  本来总共是111款饮料,后来有6款没有评级。有5款秀儿没评级的原因是,声称无糖,其实偷偷加了果汁,曲线款植物蛋白饮料,我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特别优秀,所以想测测看。

  另外,几款纯椰水我也想测一下,看看最终实测的含糖量哪个最低,后面就可以推荐给大家了。还有讲酸奶的时候提到的那款0乳糖0蔗糖的,也要去送检测一测,看是不是妖魔鬼怪。

  因为是严格按照新加坡评级体系来的,所以可能会有的错误就是碳水化合物和糖标注的这个误差——不过,毛爸不把这个叫错误,因为谁让个别品牌方自己不单独标注糖呢?但也还是要提醒一下,目的是防杠。当然,如果有品牌方愿意给我发有关数据去纠正这个错误,我倒是可以改。

  2.编辑部不小心算错了(即使105款饮料全部都核对过2遍,也依然可能会出错)——大概率不会有,如果有,请指正。

  4.调制乳的分类,个别产品可能有误——调制乳对生牛乳的含量是有严格规定的,但因为大家都没有标注具体含量,所以我只能从配料表顺序去看是否是调制乳,难免会有错误。如果这点大家有需求,后面再慢慢写文章。

  5.成分标注和实测有出入——这个主要是小品牌,大品牌一般没啥问题,所以也可忽略。但该说的毛爸要说到位。

  相反,如前文所说,纯果汁的含糖量非常高,且都是游离糖。直接吃水果比喝果汁要健康很多很多。不到1岁的宝宝不应该喝果汁,1岁+的也不建议喝果汁。

  如果碰到了极端情况,比如当地水果匮乏,那可优先考虑喝一点纯果汁,但要注意量,每天摄入别超过120ml。

  相反,如前文所说,乳酸菌饮料里的糖特别多,普通版的乳酸菌饮料,喝3瓶100ml的,就接近每日糖摄入的限值了。甚至可以说,在所有孩子经常喝的饮料中,乳酸菌饮料是相对最不健康的,因为糖最多。

  理论上,乳酸菌饮料里的乳酸菌,确实会对肠道有那么一点点轻微的益处,但这个益处和糖带来的坏处比,九牛一毛。

  饮料就是饮料,是让人感受到快乐的东西,总想着通过饮料补充啥,那很容易就会掉进商家的糖水陷阱里。

  再说一遍,饮料就是饮料,是让人感受到快乐的东西,总想着通过饮料补充啥,那很容易就会掉进糖水陷阱里。

  乳饮料也是饮料,你可能觉得乳饮料里的牛奶会给孩子补充一些啥,但事实上,过早摄入乳饮料,会让孩子形成对甜食的偏好和依赖,也会让孩子抗拒纯牛奶。

  6岁以前是孩子口味形成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建议还是不要给孩子喝乳饮料,6岁+以后,可以酌情喝一点,但也要少喝。

  所谓的儿童饮料,貌似加了很多很有营养的成分,但是,这些成分的作用,跟他们加的糖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而且,一般来说,专门标称自己是儿童饮料的产品,跟常规的饮料相比,含糖量都更高——目的是让小孩子对其产品产生口味依赖。

  在这个基础上,长期(请注意这个词)饮用碳酸饮料还会酸蚀牙釉质,让孩子胃胀气等。所以不建议给孩子喝碳酸饮料。

  首先对成人来说,运动饮料也是在长时间剧烈运动之后喝的,比如NBA球员在休息时就会喝低糖或无糖的运动(功能)饮料。如果是一般运动,没怎么出汗,或出汗很少的话,成人也不需要喝运动(功能)饮料。

  对孩子来说,均衡饮食就能把电解质补回来,即使偶尔非常剧烈的运动,也不需要喝运动饮料。

  但要注意,有些运动(功能)饮料是含有的,比如红牛,每罐的含量高达50mg——这种含的饮料,无论多少,12岁以前的孩子都是万万不能喝的,因为会对大脑发育有影响。

  但是,含有的饮料,12岁以前坚决不能喝,原因是,可能会对儿童的大脑发育有不良影响,而且会让孩子心律不齐或失眠。

  有些饮料会直接添加,比如上文说到的红牛,这个一般家长都会注意。但是,其实,可口可乐的配方里也有,两个版本的都有:

  因为茶和咖啡里都有,所以,有些真正的茶饮,虽然没有标注,但只要真的用了茶叶,就可能会含有。也就是说,很多茶饮料,在孩子12岁前,也建议还是不要给孩子喝。同理,茶和咖啡,12岁前也都不要给孩子喝。

  即使他们说得天花乱坠,也不需要。什么生命1号,什么十个核桃,什么让娃聪明强壮……都不要信。

  饮料就是饮料,是让人感受到快乐的东西,总想着通过饮料补充啥,那很容易就会掉进糖水陷阱里。

  对孩子来说,除了纯牛奶和矿泉水,所有的饮料都是能不喝就尽量不喝,能少喝就尽量少喝。所以不存在【孩子几岁能开始喝饮料】的这个问题。

  1岁以后:可以喝水和牛奶。1-2岁全脂。2岁以上如果存在肥胖风险,建议低脂或0脂。1-2岁期间,水每天不建议超过950ml,牛奶不建议超过600ml。2-5岁期间,水每天不建议超过1185ml,牛奶不建议超过700ml。

  1岁以后:可以喝纯果汁,但不建议喝,能不喝尽量不喝,能少喝尽量少喝。如果实在需要喝的情况下,2-3岁期间,每天不能超过120ml。4-5岁期间,每天不能超过180ml。

  2岁以后:可以喝乳饮料,但不建议喝,能不喝尽量不喝,能少喝尽量少喝。尤其是2-6岁此阶段,建议还是不要给孩子喝乳饮料或其他含糖饮料。

  12岁以前:坚决不要给孩子喝含有或可能含有的饮料。12岁之后,能够尝试喝,但也要有节制,能不喝尽量不喝,能少喝尽量少喝。12-18岁期间,如果实在要喝,每天不能摄入超过100mg的(注意,是,不是饮料,具体需要家长自己计算)。

  其实对大多数爸爸和妈妈来说,都知道饮料对孩子的危害,但现实中,很多情况是:

  爸爸妈妈控糖控饮料,控得很好,可一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里,立马就会变成【……哎呀……没事,小孩子喝一点怕什么,饮料有啥嘛……】。

  我们小的时候,糖是贫乏生活的馈赠,是比较贵的物质,饮料(比如可口可乐)那就更是了。我记得我小时候,能喝一口汾煌可乐或非常可乐,就已经不得了了,更别提城里才能买到的可口和百事了。

  在我们小时候,日常饮食中糖的摄入并不多,所以吃糖块喝饮料,是快乐而无害的事,因为整体糖的摄入并不高嘛。

  但现在不同了,现在除了饮料以外,孩子平时日常摄入的糖就已经很多了,如果从小就喝饮料,形成偏甜的口味偏好的话,那以后肥胖的概率会非常之高。也不用贴数据啥的,只要到大街上转一圈就能看到,现在的小胖子的数量,比以前可多太多了。

  作为老人,我知道你们觉得孩子小时候胖点没事。但是,小时候胖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长大以后胖的概率更高。胖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没那么健康。以及,最重要的,胖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未来找对象会困难。如果找对象困难,那生孩子就会困难。如果生孩子困难,那咱们家的香火延续就会困难……相信我,这是一环套一环的事情。而且,您不知道的是,绝大部分饮料,无论他们吹得有多好,本质其实都是加了很多糖的糖水,那含糖量呀,多得不得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文章,单单最后一部分内容,就值得转发到【幸福一家人】微信群了,你懂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柯文哲看守所过中秋节,三餐曝光,韩国瑜托人捎线的工资收入引起热议!网友:这工资喝酸奶可以不舔瓶盖了

  儿科医生笔记:全面讲述儿童心理、生长发育、儿科常见病症的医学科普小说!

  郭明錤预测iPhone 16系列首周末销量3700万台,同比降12.7%

  Google希望与台积电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Tensor G6可能在2纳米工艺上量产

  OPPO 新机现身 Geekbench:单核 2889 分、多核 883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