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近日发布今年上半年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现制饮品品牌屡现过期食材、网络站点平台自动续费“开通容易退订难”、“叫花鸡里没有鸡”暴露商家“推责”问题等较为突出。
中消协表示,今年上半年,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措施出台,消费“主引擎”动力强劲。从年初的冰雪经济到每个长假的假日经济,文旅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热点为消费市场的恢复不断增添新动力。但一些消费维权热点事件话题反映出部分行业领域当下仍存在消费者权益保护痛点、难点、堵点,影响消费体验。中消协认为,应加强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上半年,书亦烧仙草、古茗、茶百道、茉酸奶等新式茶饮品牌“致歉”屡上热搜榜,食材超过保质期、店员责任意识差、门店管理流程混乱等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是这一些品牌被媒体曝光的重要原因。有的品牌以“新鲜现做”为卖点却无法保障食材的安全性,引来消费者直呼“塌房了”。相关事件中,个别店员“过没过期靠嘴尝”“喝了顶多拉肚子”等表态反映出商家对消费的人权益的漠视心理,招致消费者反感。
舆论认为,当前茶饮行业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相关事件暴露出品牌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一味追求经营业绩,忽略了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本质性问题。舆论呼吁,新式茶饮品牌方应在确立一套严格、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基础上,把制度落实、落细。尤其是在加盟模式盛行的行业发展形态趋势下,部分品牌一出事就指望用一纸声明来表明是加盟商“违约”,将“终止加盟商资质”,以此撇清责任。这样的做法不能有效解决消费者权益受损问题,因而难以挽回品牌在消费的人心中的信誉。
今年1月,有消费的人在退订网络站点平台会员时,遭遇“关闭自动续费仍被扣费”的事件话题登上热搜。一些商家以相比于订阅季度或年度会员更优惠的价格推出自动续费会员服务,有的消费的人在开通自动续费后立刻关闭自动续费,以免到期遗忘。然而,有消费的人在被扣费后才发觉,自动续费不仅需要在App内关闭,还需要在移动支付端关闭,甚至需要“反复查看攻略才能找到如何关闭的方法”,商家在自动续费功能上存在“层层套娃”问题受到质疑。
舆论认为,自动续费功能原本是一本“好经”,消费者能以更划算的价格获取会员服务,商家也能借此增加用户黏性、提高平台盈利能力。但如果商家在推广此类措施的过程中忽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以不良手段诱导消费者开通,或是阻碍消费者关闭,无疑是“把好经念歪了”。此外,自动续费涉及网络服务提供商、应用商店及支付平台等多个环节,续费政策不一也导致消费者体验不佳。舆论呼吁,行业各方应依照相关规定,在提供此类服务前,必须对消费的人进行明确提示,且在服务环节不设阻碍,让我们消费者实现轻松退订。
今年“五一”期间,一起因“叫花鸡里没有鸡”引发的消费投诉事件受到舆论关注。有消费的人在浙江杭州河坊街购买叫花鸡,打包带走后却发现“只有土、没有鸡”,事后商家作出“临时工给拿错了”的解释,被网民质疑是“推责”。相近时段内,云南大理一起消费者投诉商家“六两蓝莓当一斤卖”事件同样引发了网民热议,该事件中商家辩称“大理都是这样卖”等言论受到网友批评。两起事件中,当地监管部门均在事后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依法依规对涉事商贩进行处置。
通常来看,节假日期间文旅消费热情高涨,花了钱的人文旅产品和服务关注较为集中,消费投诉和维权话题易成为讨论热点。舆论认为,一些文旅热点地区个别商户的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极易在网络站点平台发酵,影响公众对当地的“第一印象”。监管部门应本着“小事不小”的理念,督促侵权商家有效回应舆论关切,惩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避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此外,在类似事件中,不少网民一方面对消费的人“较真”的行为给予肯定,另一方面也结合自己经历表达了对于在“人生地不熟”等条件限制下,景区消费纠纷难以妥善解决的担忧之情。因此,有关部门及相关方还应针对投诉发生后如何快速、有效地处理等舆论诉求,及时完善相关维权途径,消除消费者的困扰。
预订酒店“黄金会员比普通会员贵”……今年以来,大数据“杀熟”遭消费者质疑的事件仍屡屡引发热议。其中,一些平台通常以“时间不同、地点差异导致价格浮动”“新用户有优惠”等理由,为其行为开脱,但消费者并不认可。消费者认为,平台只是想凭借其信息优势地位在大数据“杀熟”问题上“蒙混过关”。
多起事件中,消费者反映在维权过程中,遇到渠道不畅通等问题。平台客服针对消费者的回应大多含糊不清,给不出具有实际意义的解决方案,而消费者以诉讼方式维权又费时费力,且囿于算法技术壁垒,举证极为困难。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一在出行、购物等领域影响消费体验的问题,已是当下消费者的重点关切之一。今年发布的《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等均对大数据“杀熟”提出了应对措施,引发公众对治理网络市场乱象的讨论。舆论期待,相关文件要求尽快落实,打破对此类问题“人人喊打又办法不多”的局面。
直播经济日益流行,健身、吃喝等慢慢的变多的消费场景被商家搬进了直播间,但个别商家并未告知消费者其正在直播的实情,导致事后产生了“被直播”争议。在“客人泡温泉被直播”等事件话题讨论中,消费者认为商家有“”之嫌,其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肖像权。
舆论认为,商家通过短视频或直播形式展示真实消费场景、宣传推广自家产品从而引流,本身无可厚非,但需要分场合、分时段、分情况,不能罔顾消费者正当权益。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本身是为了追求良好的消费体验,商家的直播引流行为若一味追求“流量”而冒犯消费者,无疑本末倒置。值得重视的是,一些商家之所以热衷直播消费场景,其背后是平台推荐机制所致。舆论认为,平台应完善是否允许直播顾客消费行为的相关规定,增加相应管理规范制度,强调商家直播应征得消费者同意等原则,督促商家树立边界意识;在技术层面上,平台还可提供马赛克等手段对直播画面进行模糊处理,化解消费者信息保护和商家宣传推广的矛盾,共同维护健康良性的直播生态。